论文撤回107篇
问:中国学者107篇论文被集中撤稿调查结果如何?
- 答:7月27日,受到社会关注的《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的相关事实核查工作已完成,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调查显示,被撤稿的107篇论文共涉及作者521人,其中11人无过错,486人不同程度存在过错,其他尚待查实的24人将按程序先纳入科研诚信“观察名单”。对各责任人将视情节作出相应处理。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科技部已暂停了21名涉事作者参加的20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的立项程序,待责任确定后,对无过错作者的项目将恢复立项程序。自然科学基金会对将撤稿论文作为研究工作基础列入2017年度科学基金申请书中的51个项目采取了终止项目评审的措施。
工程院暂停了1名涉事作者的院士候选人资格。下一步,联合工作组将督促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严格按照程序作出具体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在本单位网站公布,确保调查处理落实到位。
希望能够早日处理存在过错的人员。
问:107篇论文被撤 媒体:是啥造成医学界大面积沦
- 答:近日,施普林格出版社一口气撤掉《肿瘤生物学》杂志2012-2016年发表的107篇论文,全都来自中国,包括复旦、浙大、中南、上海交大等等。随即,涉事人员名单与机构、科室也被相继曝光。
撤稿发生后,中国科协领导约谈Springer Nature大中华区总裁。据科协改革进行时微信公众号4月21日报道,作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中国科协有关党组领导第一时间会见Springer Nature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一行,就撤稿事件进行交流。
中国科协称,论文因虚假同行评审问题被撤,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公众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中国科协称,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
问:为什么被撤论文大多在医学领域?
- 答:一般由时间(指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指事件发生的地方)、人物(指事件的中心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构成。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本文来源: https://www.lw90.cn/article/ef7d359f65e5d0be24ab7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