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论文2000字
问: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形象2000字分析
- 答: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思想。至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而总能化险为夷,一则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有佛祖如来和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二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
唐三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儒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
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无能的暗讽。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
问:西游记唐僧的有感论文怎么写?
- 答:唐僧是一个遇到困难不会放弃,特别努力,而且心地善良,不怨气馁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多去学习,他对学习要有信念,这样才可以取得成功,对别人也要学会感恩宽容,多去理解别人。
- 答:唐僧虽然是一个烂好心的人,但是他胜在坚持,既然决定一件事情无论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止他西天取经的决心,这也是值得人们向他学习的地方,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最后才能够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取得真经。
- 答:可以根据唐僧的性格,唐僧对徒弟的态度以及唐僧对取经的执念来展开描述,写出唐僧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的态度。
问:求西游记关于唐僧的微论文600字,急用啊,谢谢了各位!
- 答:《西游记》的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把他们跟某种动物的体态习性糅合在一起,人物一起,人物思想性格和动物体态习性的巧妙结合,使《西游记》的人物故事具有神话、童话的浓厚色彩,作者在这方面的艺术处理上又很注意个性化。《西游记》里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但是在取经师徒四众中,唐僧和沙和尚这两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就比较差。唐僧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内容显得比较贫弱,而且作者在描述他的性格特征时,采用的也是单调、重复的手法。如写他的软弱无能、胆小畏难,不是写他的“纷纷落泪”、“魂飞魄散”,就是他惊得“坐不稳鞍,翻跟头跌下白马”。但他对取经的坚定信念、丝毫不为财色诱惑,以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普度众生的“大我”精神也是令我们所佩叹的。特别在德育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本文来源: https://www.lw90.cn/article/1160e90ed1aa0857da79e575.html